“细”——析本质,掌全面
克服已有偏见,形成新的认知。从认知规律上讲,调查研究就是要弥补我们认知模型的缺陷,即克服认知偏见。在做调研时,要经常提醒自己“清空”头脑,不预设问题,不预设判断,使自己尽量保持客观中立。不能有立场,不能有主张,只能看社会事实,并随时准备修正和改变自己的观点。为保持调研的全面,该团队重视内部成员的不同意见。课题组中既有正方又有反方,委托成员专门寻找反例、质疑所得结论,挑毛病、找麻烦。要听真正“里面的”人的声音,也要跳出来,听“外面的”人的声音。
“准”——溯本源、抓规律
调查研究归根结底还是要先“做”起来,在“做”中完善,让学问从实践中长出来。要在“做”中找到真问题——人民群众到底关心什么;要在“做”中感知真实性——事情真实的情况是什么;要在“做”中发现逻辑谬误——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差异;在“做”中找寻解决方法——要在具体场景中进行研判。
“效”——出实招、见实效
该调研团队立足调研数据,采用多种分析方式,力求实现调研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完备性、实用性、科学性。团队成员积极与指导老师吴义东老师沟通交流,学习分析方法、领会调研真谛。在“干”中“学”、“学”中“思”、“思”中“悟”。把概念搞“活”、把理论搞“立体”、把调查研究搞“具象化”,真正的践行“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的调研理念。以青春之名,兴调研之风!此外,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之下,高质量完成了共计170余页、近七万字的《以邻为“镜”,同“圈”共济:省际毗邻地区营商环境的镜像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基于南京都市圈百家企业的调查研究》调研报告,并获得了相关政府部门、权威学术机构和知名企业的肯定性评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有新作为,不仅要勤奋学习、向书本学习,更要沉下身去、向实践学习。在全党上下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关键时刻,当代青年必须将调查研究作为成长之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调查研究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以调查研究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以调查研究把准时代的脉搏和成长的方向!(撰稿:李天乐、朱芝琳、胡梦婷 审核:李伟军)